- 作者:
- 来源:
- 日期: 2013-11-25
- 浏览次数: 3787次
中国节电市场空间
从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,中国是全球人均能源保有量最低的国家之一。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。但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0%左右,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。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倍多,是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。
节能关键在节电
据日本能源研究所的报告,中国目前的电力缺口是9.93%,到2010年将剧增至15%;而中国电力来源的结构也对未来的电力市场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。目前火力发电是中国电力的最主要来源(占约81%),火力发电的原料是煤,但中国已由原来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转变为进口国,电力成本将因此而不断上扬;随着电力的普及,即使接近亚洲市场的平均电力使用水平,也都会使中国的电力市场不堪重负。另外,据有关数据,每4.5度电要消耗一公斤柴油,可见与电力浪费接踵而至的就是环境污染。
中国节能潜力大
从节能的整体潜在效益来说,它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。根据有关人士介绍,中国目前每万美元国民收入的能源消耗为20.5吨标准煤,是德国的10倍,降低能耗的潜力非常大。同时目前中国年人均用电约1100度,仅为世界平均用电的1/3,而且中国用电量正以年均5%的速度增长:按这个速度和目前的产销量,2003年的用电量应该接近16000亿度,到2020年则将达33700亿度,这样不断增长的基数使节电的效益会逐年增加;按目前的水平,中国每节电1%,就相当于80亿元的收益(以平均每度0.5元计算),按目前节电率最低水平10%计算,则预计中国至少每年有800亿元的节电潜力,节电的同时还将大幅度减少污染。
据美国著名的财经刊物CFO(财政执行官)杂志最近发表的对美国100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所做的一项调查,获得了两个惊人的发现:第一,电费开支通常为企业四项最大成本之一;第二,对多数企业而言,电费支出是未被企业控制的最后一项成本。
中国将成节电市场最大买家
美国专业能源机构的研究预测:中国将在2年内取代美国,一跃成为世界节电市场最大的买家。
据介绍,目前国内的节电产品基本上都是以变频器为主,这种产品实际上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属于淘汰产品,而代表目前全球节能技术最高水平的复合式实时滤波、半导体瞬流控制、远程跟踪诊断技术等,国内还没有企业能做到。
能源专家指出:随着国际品牌进入中国,中国的节电产业肯定会面临一个重新洗牌的阶段,但这肯定有助于整个产业走向良性有序的发展方向。
从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,中国是全球人均能源保有量最低的国家之一。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。但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0%左右,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。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倍多,是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。
节能关键在节电
据日本能源研究所的报告,中国目前的电力缺口是9.93%,到2010年将剧增至15%;而中国电力来源的结构也对未来的电力市场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。目前火力发电是中国电力的最主要来源(占约81%),火力发电的原料是煤,但中国已由原来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转变为进口国,电力成本将因此而不断上扬;随着电力的普及,即使接近亚洲市场的平均电力使用水平,也都会使中国的电力市场不堪重负。另外,据有关数据,每4.5度电要消耗一公斤柴油,可见与电力浪费接踵而至的就是环境污染。
中国节能潜力大
从节能的整体潜在效益来说,它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。根据有关人士介绍,中国目前每万美元国民收入的能源消耗为20.5吨标准煤,是德国的10倍,降低能耗的潜力非常大。同时目前中国年人均用电约1100度,仅为世界平均用电的1/3,而且中国用电量正以年均5%的速度增长:按这个速度和目前的产销量,2003年的用电量应该接近16000亿度,到2020年则将达33700亿度,这样不断增长的基数使节电的效益会逐年增加;按目前的水平,中国每节电1%,就相当于80亿元的收益(以平均每度0.5元计算),按目前节电率最低水平10%计算,则预计中国至少每年有800亿元的节电潜力,节电的同时还将大幅度减少污染。
据美国著名的财经刊物CFO(财政执行官)杂志最近发表的对美国100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所做的一项调查,获得了两个惊人的发现:第一,电费开支通常为企业四项最大成本之一;第二,对多数企业而言,电费支出是未被企业控制的最后一项成本。
中国将成节电市场最大买家
美国专业能源机构的研究预测:中国将在2年内取代美国,一跃成为世界节电市场最大的买家。
据介绍,目前国内的节电产品基本上都是以变频器为主,这种产品实际上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属于淘汰产品,而代表目前全球节能技术最高水平的复合式实时滤波、半导体瞬流控制、远程跟踪诊断技术等,国内还没有企业能做到。
能源专家指出:随着国际品牌进入中国,中国的节电产业肯定会面临一个重新洗牌的阶段,但这肯定有助于整个产业走向良性有序的发展方向。
上一篇: 聚合物锂电池 3G手机时代的主流
下一篇: 合同能源管理:清除节能道路上的“魔鬼”